不说江南飞和欧阳蜓沿路如何,话锋暂转至明烟山庄。
黄昏时候,暮色如墨,自天际悄然漫开。
明烟山庄乃城北豪邸,始建于大宋神宗年间。据传曾有一位富可敌国的商贾吕员外,虽不通拳脚,却仰慕开封各派至极,不惜豪掷千金,遍访能工巧匠,历时三载,方才建成这座气势恢宏的山庄。落成之日,引得阖城百姓奔走驻足,都说此地得天独厚,藏尽风华,实乃人间仙境。
午时过后,各派就有人陆续登门。庄上青石铺路,前院道旁古木参天,皆是百年以上的银杏与松柏,枝叶交错,遮天蔽日。微风拂过,树叶沙沙作响,惊起林间飞鸟,或振翅高航,或婉转啼鸣,为山庄增添了十二分的生机。沿大道前行,一座高大的牌坊映入眼帘,上刻“明烟胜境”四个鎏金大字,苍劲有力,气势磅礴。
穿过牌坊,一片大湖波光粼粼,倒映着残阳与垂柳,若至夜晚,月色袭来,湖如其名,似一幅绝美画卷。湖中有一座九曲桥,桥身由汉白玉砌成,栏杆刻图,或为江湖侠客仗剑天涯,或为奇花异草争奇斗艳。九曲桥通往湖心亭,取名“揽月”,有道是“手可摘星辰,揽月入怀中”。亭内桌椅皆为紫檀木所制,古朴典雅。坐在亭中,可将湖光山色尽收眼底。
湖畔不远处是一片错落有致的庭院楼阁。其中“微雨阁”以蒙家庄成名绝技“微雨剑法”命名,楼阁飞檐翘角,雕梁画栋,在夕阳下熠熠生辉。阁内藏着诸多名贵字画,亦有关于剑法的典籍,供人消遣观摩。“轻羽轩”则对应飞鹰派的“轻羽鞭法”,轩内布置简洁大方,墙上悬挂着几幅描绘鞭法招式的壁画,鞭影急切,活灵活现。
再往前走,可见一座造型奇特的假山,名曰“七星岩”,暗合明月楼“双星贯日剑阵”的运转轨迹。假山由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而成,洞壑幽深,似是自然鬼斧神工。沿着小径穿梭其中,时而可见飞流直下的瀑布,时而可见潺潺流淌的溪水。假山之巅,建有一座“摘星台”,登台远眺,整个山庄的美景尽在脚下,令人豪情满怀。
其后是依据玉绣坊“天女散花针”所设的“天女庭”、赤焰门“烈火刀法”所设的“烈火院”、铁车镖局“鸳鸯双剑”所设的“鸳鸯池”、以及无忧门“天喜九剑”所设的“天喜楼”等等,凡开封名门正派,在山庄内均有迹可循。
此外,最令各派心驰神往的当属演武场,名曰“聚英场”,寓意汇聚天下英雄豪杰。地面仍由青石铺就,平整开阔,可同时容纳数百人。
当年金军南下,开封陷落,明烟山庄也未能幸免,经数度易主,最终荒废破败。本来到处是断壁残垣,衰木杂草,直到近些年,金廷有意整饬武林秩序,获悉此地底蕴深厚,遂下令精心修缮。工匠们呕心沥血,夜以继日,山庄这才渐复旧观。各处楼阁庭院、山水景致一如往昔,护龙会也便顺势入驻。
护龙会依托朝廷,在五京府设置分舵,照汉家武林常例,分舵首脑称为“舵主”,总舵主常居中都,由宣宗皇帝亲自委任,负责联络各分会执行会务。南京分会舵主乃章宗族兄完颜克术,他曾在枢密院效力,时年四十二岁,深谙武学,工于心计,在朝中左右逢源。章宗知开封处中原腹地,虽有要员担任留守,统辖当地军政事务,仍派完颜克术履任统军使,协助留守治理开封,并让徒单朗随其从事。萧波虽任提刑司副使,实则与徒单朗一并隶属护龙会。
克术知武林人士大多不拘小节,遂将晚宴地点设在聚英场,各派席位按圆形无序分布,四周立着十来根高大的旗杆,分别悬挂记有各派标志的旗帜,此举既令各派面上有光,又不必区分尊卑贵贱。克术深受汉化,未免各派不适,早撤离了统军司兵马,因此整个山庄尽显武林名门之风,绝无一丝官场之味。
待到夜晚,聚英场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。欧阳虎说了身份后,徒单朗、萧波立来相见,三人寒暄良久,说到江南飞和欧阳蜓何以迟迟没来,三人均无良法,只好耐心等候。不久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奉于桌前,歌姬也在丝竹管弦声中翩翩起舞。克术以汉服出席,浓眉厚须,端坐主位,徒单朗、萧波等分列左右,司仪先向到场各派恭敬致意,其后具告嘉宾名讳,按进入先后,名列如下:
飞鹰派掌门吴振鹰、轻羽堂堂主陈泽及弟子凡十二人;
玉绣坊主人花织云及弟子凡九人;
听松观玄清道长及弟子凡三人;
云渊阁阁主姜鹤龄及弟子凡十人;
赤焰门门主单照衣、左护法单照裳、右护法白清波及弟子凡十五人;
无忧门门主乐不归、大勇堂堂主乐战元、大信堂堂主向德广及弟子凡十五人;
宛月庄庄主李清荷及弟子凡七人;
铁车镖局总镖头鲜于铁、镖头冯准及众镖师凡十二人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