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跨洋传薪,共筑教梦(2 / 2)

资本暗涌,坚守本心

国际合作的成功引来了商业资本的关注。一家跨国教育集团提出注资,要求将联盟课程包装成高端付费产品。面对巨额资金诱惑,联盟内部产生了激烈争论。“有了这笔钱,我们能帮助更多学校!”“但那样乡村教育就成了商品,违背了我们的初心!”

关键时刻,马得水再次拿出孩子们的信件。其中一封来自贵州山区的学生写道:“老师,我终于知道,原来学习不是为了考试,而是为了看见更大的世界。” 这句话让会议室陷入沉默。最终,联盟拒绝了商业合作,转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长期公益伙伴关系。

星火燎原,未来可期

三年后,首届 “全球乡村教育峰会” 在青石坳小学召开。来自五大洲的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,分享着本土化的教育创新案例。非洲的教师展示了用泥土和树枝搭建的物理实验装置,南美洲的代表带来了融合传统音乐的数学教学法,而青石坳小学的孩子们,则用中英双语讲述着家乡的教育变迁。

峰会上,联盟正式启动 “全球千校计划”,承诺在未来十年内,为全球 1000 所乡村学校提供免费教育资源与培训。当各国代表共同点亮象征希望的地球仪时,福瑶望着马得水,眼中闪烁着泪光:“你看,我们的梦想真的在改变世界。”

暮色降临,青石坳小学的操场上,中国孩子与外国小伙伴手拉手跳起了民族舞蹈。远处的山梁上,新建成的国际教师培训中心灯火通明,那里正孕育着更多乡村教育的火种。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,青石坳小学与全球教育者携手同行,让教育公平的光芒,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