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德山呵呵笑道:“学校虽然是政府办的,但孩子要食宿肯定要交一点积分,你们这种情况通常都能免一年费用,安心去念书就行。
你曾经是个初中老师对吧?这些年知识有没有忘光了?”
宋海连连摇头,“我们虽然避世而居,但家家户户都有孩子,这些年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,他们全都有基础。”
戴德山眼睛一亮,“这样好啊!二区学校正式招生的时候你可以去参加教师考试,只要合格就能进学校工作,重操旧业,不止是你,还有其他人,如今正是人才紧缺的时候,你们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我这边登记,懂医护知识的可以去医院,会教书育人就去学校。
要是能搞科研的可以去研究所,像霍庭这样可以去佣兵团,他们肯定欢迎,就算什么都不会也没关系,种地养殖,好好干,照样能攒下不少积分和粮食。
另外,城里有个大型加工场,叫品鲜镇,那边每隔一年或者半年都会招收一批工作人员,要求有一定的文化素养,对你们来说问题不大。”
戴德山这番话让众人看见了未来的希望,欣喜若狂的几人不停地向他道谢。
接下来介绍的就是种植区和养殖区的具体情况。
这个关系到他们将来的生活,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,都听得十分认真。
等三家人回到棚户二区都中午了。
这些年他们习惯了一天两顿饭,中午吃不吃倒也无所谓,只是刚回到就闻到附近传出食物香味,入乡随俗,三家默契地先回去做饭,等吃了午饭才聚在一起商量未来的打算。
宋海第一个表态,“要是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去学校教书。”
张美兰连忙说道:“你尽管去做你想做的事,种地养殖的事情交给我,正好趁着这个冬天,我好好学。”
周淑芬也是这么想的,“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我虽然年纪大了,但还干得动,就算干不动也能帮你们收拾家里的卫生。”
宋海长子宋望今年已经十八岁了,听了长辈的话,他几乎是没有犹豫就站出来,“爸妈,我来种地,我帮你们。”
“还有我!”宋海次子宋晨也跟着举手,他比哥哥小两岁,也能做不少事。
钟家人和霍家人看了不免羡慕,他们两家人少,不像宋家人丁兴旺,有事大家一起上。
钟黎轩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止不住的懊悔,“早知道当初我们就努力多生几个了!”
袁琳月给了他一个白眼,“净想好事!”
“就是就是,爸爸,你都有我和弟弟了,不能这么贪心!再说了,我都15岁了,去学校估计也没什么用,我可以留在家里干活,你和我妈妈去追逐自己的事业。”
说话的是钟黎轩和袁琳月的大女儿钟素素,小姑娘从小苦到大,心智比较成熟,她知道父母以前都是人才,一身本事,让他们去种地可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