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千古第一骈文《滕王阁序》(1 / 2)

千古完全可以名传千古。所以,我想替网友和我自己问一下,在有限的时间之内,你是怎么完成这篇文章的?”</p>

“毕竟,在我们这些平凡人看来,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”</p>

王重好厚的挠了挠头,</p>

“感谢诗颖姐和网友们的抬爱,其实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夸张。”</p>

“之所以写滕王阁,是因为我迄今为止,唯一一次出去旅游就是在我姐姐出嫁的时候,而目的地便是滕王阁。”</p>

“因此我很珍惜那次机会,所以我在去之前和回来之后,详细的了解了几遍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,能写出《滕王阁序》,也是那次旅游留下的文化积累和继续了解滕王阁历史的兴趣吧。”</p>

刘诗颖瞪大双眼,不敢置信的看着王重,没想到《滕王阁序》的创作背景这么的普通。</p>

如果王重当初没去姐姐的婚礼,或者说姐姐没带王重去逛滕王阁,那这个世界上岂不是要少了一篇巨著?</p>

“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这么有趣的故事,那么王重同学,也有网友在问,为什么这篇文章要起一个序的名字呢?而不是直接叫滕王阁?”</p>

“这个呀……”</p>

王重脑筋急转,随即编道</p>

“考试的时候作文标题本来是叫《滕王阁》的,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卷子有点不太够用,而且高考规定作文800字,我也担心时间不够,所以没办法只能断章了,后面的就没写。然后才把名字改成《滕王阁序》的。”</p>

这个回答简直就是离了个大谱。</p>

王重自己说的自己都不信。</p>

但奈何这个借口实在太完美了,完美到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。</p>

同时,这句话也成了网友抨击高考使用最多的用语。</p>

你看,人家王重,因为作文的卷子不够,导致《滕王阁》这篇大作,只写了一个开头。让文化界痛失一篇传世文章。</p>

你们高考该不该改革?</p>

刘诗颖眼睛一亮,她虽然只是浅看了一遍《滕王阁序》,但是她特别喜欢里面的一句词:</p>
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</p>

就仿佛为她量身打造的一样,那种孤独的美,深深地刺入了她自认为是少感妇女的自己心窝窝里。</p>

“那你会在后面的日子里补齐《滕王阁》吗?”</p>

“那倒不会了。”</p>

王重随意的耸耸肩,</p>

“我都要上大学了,怎么可能还去管高中东西啊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