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说的话写下又删除,然后,裹足不前。</p>
真正出众的音乐,是可以打动人心的,哪怕现场的观众对余惟不以为意,此刻依然下意识想继续听下去。</p>
在她们这些人眼中,自己和偶像之间,又何尝不是隔了一堵墙呢……</p>
一旦带入自己,这首歌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便会瞬间弥漫开来,让她们切身感受到淡淡的落寞。</p>
她们做了这么多,真的能穿过这层厚障壁吗?</p>
并不会。</p>
一路走来,她们能得到追星的成就感,能得到情绪价值和自我感动,但却从未得到一丝一毫来自偶像的反馈……</p>
“第一次遇见阴天,遮住你侧脸。”</p>
爱是克制,但张爱玲说过,克制不住的才叫爱,爱不是清醒的。</p>
哪怕对方正处于“疗伤阶段”,暂时封闭垒砌了心墙,这首歌做出的选择仍是“我感觉我懂你的特别”。</p>
这种内心的纠结有些矫情,但确实又真真切切是不少人的所思所想,旋律柔和,但却让她们难得陷入了沉思。</p>
爱情仿佛有种无形的魔力,宛如一颗不安分的心,牵引着他终于还是伸出了那只手。</p>
“你的心有一道墙</p>
但我发现一扇窗</p>
偶尔透出一丝暖暖的微光。”</p>
原本略带忧伤的气氛伴随着这句词瞬间烟消云散,暖暖的光,很小心,很仔细,也很真实。</p>
因为这一缕微光,那道很久的墙桓悄悄地放下了戒心……</p>
不少观众已经悄悄开始拍摄留念了,他们好像见证了什么见不得得名场面。</p>
“就算你有一道墙</p>
我的爱会攀上窗台盛放。”</p>
爱的克制但依然勇敢,哪怕心墙难以逾越,他也会发现对方心灵上的一扇窗,将自己的温柔和善意递过去。</p>
有点好听啊,现场观众不自觉对余惟有了些改观,这是他写的吗,还是别人帮他写的?</p>
不知不觉间,他们好像真的看到了攀上心墙绽放的一束花……</p>
这几句是歌的主旨,也是歌名的由来,故事简单,情感纯粹,为了彼此,在纷繁的世界互相疗伤。</p>
墙是自我保护的情感壁垒,窗则代表隐秘的希望通道,心墙被爱突破的过程,也是被治愈的过程。</p>
但除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,这首歌还有另一层表达。</p>
心墙是自我的隐喻,有人走进生活时,常因节奏被打乱而筑墙,但经历过沧桑后,却依然相信微光。</p>
余惟唱的是第二层,他会对荒诞的娱乐圈筑起高墙,但也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。</p>
哪怕饭圈浸透了娱乐圈的每一寸土壤,至少还有街边演唱的大师沉浸在自己音乐的艺术里。</p>
这是一种扑街心态啊,正好他是专业的。</p>
如果没有观众,那路人就是我的观众;如果没有舞台,那天地就是我的舞台。</p>
总有人会驻足聆听。</p>
余惟也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一曲唱罢,他成功把这些“路人”变成了自己的观众。</p>
不过现场的观众听的是第一层,她们把自己带入了歌曲,用“勇敢”来粉饰自己的行为……</p>
姐妹,这简直就是我!</p>
因为所谓的共情,她们有人听哭了,有人在发呆,不过真情流露不是因为这首歌,而是她们的自我感动。</p>
观众在拼命鼓掌,无数种情绪,都在这首歌中得到了释放。</p>
她们仍心存幻想,幻想自己不顾一切的爱能融化偶像的心墙,就像这首歌唱里的那样。</p>
但余惟并不在乎她们怎么想。</p>
他不为她们歌唱。</p>
比起这些人,他还是更关心自己的读者回来没有……</p>
“书友该原谅我了吧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