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8章 你们厂什么时候卖了 县里怎么不知道(2 / 2)

杨辰很能理解他们的诉求,但有的确实不太象回事,但当权的,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。

杨辰今天来,固然有表演的成份,摄像机都在旁边架着呢,但同时也是想缓解群众的情绪,当他们有诉求渠道的时候,就不会乱跑了。

到了下午,好不容易送走一位难缠的老太婆,她是家里娶了个媳妇,又生了个孙子,想让村里再给她分两口人的地方,你说现在的政策是统一不调整地了吧,她又说当时分地的时候,村里留了一部分机动地没分,人家把亩数和村里的新增人口都算好了,正好够分。

万幸她弟弟是水利局的一名职工,把他叫过来一说,他就把她姐姐拉走了,县委书记可就在现场呢,他要是敢说个不,回头一定没有好果子吃。

外面喊到二百六十八号时,领过来一位衣着极为陈旧的老头,也不算太老,大约五十出头,看着也比较健壮。

只是战战兢兢的,一点没有常年上访那种人的自信。

“到三百号为止吧,后面的人让他们回去吧,等明天或下次我来也行。”杨辰对身边的人交待道,后面顿时一片嘈杂。

“这位同志,有什么诉求,您说?”等前面这位坐到杨辰的对面,杨辰重新拿起笔,做好记录的准备。

其实记录的人在旁边,杨辰这个只是拣重点记上几笔,一来显得重视,二来自己心里也有点数。

对方看了看眼神,似乎有些意外,但怕的味道似乎更多些,鼓足了勇气,才开口说道:“杨书记,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,不然的话我们也不敢来给国家找麻烦。”

杨辰笑着说道:“老同志,有什么困难只管说,帮助你们解决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,这怎么能叫找麻烦呢。”

对方从身边破旧的有些掉皮的黑色公文包里开始掏东西,一边掏一给杨辰解释:“杨书记,这是我的身份证和户口本,我叫徐茂森,五十一岁,在东条胡同居住,原来在咱们县第一水泥厂上班,这是我的工作证,我已经在那里上了二十三年班了,我还获得了七次优秀员工呢。”

旁边的工作人员一边拿过去记录核实的同时,赶紧工业局和第一水泥的人过来。

杨辰赶紧说道:“老同志,感谢您对国家做出来的贡献,你现在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了?”

徐茂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:“我是实在没有办法了,去年老伴生病把家里的钱全部都花光了,结果今年夏天,我儿子又得了个大病,得动手术,要好几万呢,家里亲戚朋友也都借遍了,实在是没有办法了。”

杨辰一边认真倾听,用笔在纸上写下:“叫民政局的过来,给他办理大病救助。”

徐茂森紧接着说道:“厂里呢,从过来年开始,就没有再给我们发过生活费,一要,就是没钱,我们也知道厂里的形势不好,不然也不会把厂子卖掉,可是当时都说好了的,给我们按一半工资发生活费,发三年,然后根据情况再说。”

杨辰却迅速捕捉到一个信息,赶紧问道:“老同志,麻烦你再说一下,你们厂卖了?什么时候卖的?县里怎么不知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