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果一番操作下去,他发现,这个赛道不是那么好进的,人家当他是座上宾不假,但谈起土地来,就没有那么容易了。
不是分管领导不是一个人,难度比较大;就是这种事得上会,我一个人说了不算,反正是想拿地,基本上没有可能。
好不容易弄到一块地,不是小就是偏,要不就是得拆迁,算来算去,还不如倒腾几万吨煤赚钱呢。
相比起煤矿,还是搞房地产那帮人话语权更强,来头也更硬。
好在跟着他混的一帮人中,还是有比较聪明的人,这位家里是混体改委的,在华夏,特别是经济层面,那也是高的不能再高的地方了,几乎整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,都是由人家体改委规划实施,除了这个机构,你见有那个机构是由政务院一把手兼主任的。
他提出了一个思路,直接买地投入巨大,而且没有好的地块,咱们可以买厂,找那种破产的厂子,然后把厂里的东西一处理,地就能开发了。
当然了,这个业务的难点在于,人家为什么要把厂卖给你?自己不能开发吗?
改变土地性质是关键,把工业用地改成商品住宅用地,要知道工业用地的价格是非常低的,特别是以前的那些老国家企业,土地甚至是无偿划拨的。
既然是无偿的,说明这片地就是没有原始价值的,卖多少钱都无所谓,反正是白赚,谁也说不出什么来。
对于有关系,但又不是特别硬的他来说,这个是比较适合的,固然有竞争对手,也属于从别人的碗里抢饭吃,但在煤炭产业为主的地区,他老子的招牌还是比较好使的,人家也不会为了这点小利益去得罪。
相当于在垂直领域,他们家就是王者,基本上任谁都要给面子的。
不知道经谁牵线,他找到了定山县第一水泥厂这里,田伏生想另起炉灶,这片地他又不想放弃,因为这片地就是无偿划拨的土地,只要他说一声想搬走,立刻就会被县里收回,补偿仅限于地面上的附着物。
整个厂都没有这片地值钱,他肯定不能放弃。
只能通过改制,先把企业的所有权变更到自己名下,然后再出售土地,正好刘玉琪的来头让他认为可以倚仗,因为定山县就是以矿产资源为主,而煤矿还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双方一拍即合,立刻开始了运作,为此他还帮忙找了点关系,请了两个这方面的专家,对第一水泥厂的改制事宜进行指导,其实就是教他们怎么钻空子。
结果现在改制完成了,钱他也支付了三分之一了,结果他来接手这片地的时候,发现这片地竟然被查封了,这是怎么回事?
联系田伏生竟然还联系不上,后来一打听,才知道发生了什么,立刻托人拐弯抹角联系上了田伏生。
田伏生之所以跑到国外,一来是控制住所有的知情人,短时间内不至于走漏风声;二来也是打着事有不妙,立刻跑路的心思,反正一部分资金已经转移到国外了,在外面,他也能当个富家翁。
结果刘玉琪直接找来一帮当地的黑暗势力,控制住了他们,告诉田伏生,乖乖回来配合我拿到这块地,不然的话,我就让你有钱挣没命花,跑到国外就安全了,真是笑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