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6章 华老之问(2 / 2)

华老却不生气,挑眉问:“怎么扯淡了?当官不该为民做主?”

陈朔咽下红薯,擦擦嘴,语气坦然:“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。如果权力的来源是皇上、是内阁、是吏部,跟老百姓有啥关系?这话多半是老百姓编出来YY的。”

华若楠急了,插话道:“陈朔,你啥意思?我们家也当官的,我爷爷也当官的!”

陈朔瞥她一眼:“那你们不是更清楚?”

华若楠一噎:“我……”她想反驳,却不知从何说起。

华老眼神微沉:“小陈这话倒有几分道理。这句话确实出自豫剧,民间编的。不过范仲淹也说过类似的话,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’。”

陈朔嗤笑:“这话更扯淡。”

华老一愣,饶有兴趣:“这又怎么扯淡了?”

陈朔边吃边说:“老范这话,听着高大上,其实还是士大夫那一套。照他说法,治理天下是士大夫的事,皇上通过士大夫管百姓,百姓自己没权利,只能靠士大夫‘忧民’‘忧君’。”

“我就问了,如果一个丞相干得不错,百姓觉得好,可皇上不喜欢,这丞相能干下去么?反过来,那些压榨民脂民膏的大贪官,只要皇上喜欢,百姓一点办法没有。说什么庙堂之高、江湖之远,还不是皇权、相权那点事?跟老百姓有啥关系?”

华若楠彻底呆住,手里的红薯忘了吃。她从没听过有人敢这么直白地跟爷爷说话,更别提把范仲淹的话批得一文不值。

华老却眯起眼,盯着陈朔,微微一乐,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。

上一世,陈朔跟华老打过无数交道,深知这位老人面前,哪些话得说真,哪些话得藏着。

华若楠却不知道这些。她听着陈朔跟爷爷聊得内容,越听越心惊,越听越胆颤。

陈朔那张嘴,越说越大胆,越说越没有顾忌,还敢跟爷爷顶嘴,她捏着红薯的手都僵了,嘴边粘的红薯渣都忘了擦,心想:这家伙是真不怕死啊!

华老啃完红薯,拍拍手说:“改开之后,咱们国家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,但问题也不少。比如劳动力成本上升,贫富差距扩大,社会风气也是个问题......”

“就像那句话说的,打开窗户,新鲜空气进来了,臭虫苍蝇也飞进来了。所以现在政策上,大家有些争论:资本继续做大,对社会是弊大于利,还是利大于弊?这次若兰他们搞的百城千店,还有周家那小子做的商业联合体,其实是不同路线的尝试。”

“因为你在宁海跟周家的冲突,我早想见见你。后来你来京城,我看了你做的一些事,觉得更有意思,但也更迷惑。所以小陈,今天找你来聊聊,你那超市,未来打算怎么搞啊?”

华老和华若楠的目光齐齐落在陈朔身上,屋里的铁炉子噼啪作响,茶缸里的热气袅袅升起。

陈朔打了个饱嗝,懒洋洋道:“不好意思,商业机密。”

华若楠气得眼珠子都瞪圆了,恨不得拿红薯戳死陈朔。

陈朔却不慌,笑了笑,语气一转:“华老,我的超市没啥问题。民企嘛,拉到漩涡里竞争,大不了我就掀桌子。您更关心的,其实是国企怎么办吧?换句话说,如果我的超市是国企,哎,那矛盾就多了!”

华老眯眼问:“国企有什么矛盾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