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1章 抓周(2 / 2)

只不过,李笙两脚一着地,顿时如同弹丸迸发,“咯咯”大笑着朝堆毛绒玩具踉跄着,拍着手冲过去。

粉裙子鼓成了风帆,扎在头顶的小发辫竟一跳一跳如两只惊飞的雀儿,到了近前,急不可待地往前一扑,把脑袋扎进了软和的毛绒玩具堆里,兴奋不已地乱扑腾起来。

“哎呦!娃诶,看着点儿,不是这里!”李晋乔哭笑不得地去抓那只扑腾的小手,李笙却顺手揪住一个鲜艳的毛毛虫,高高举起,笑得眉眼弯弯,甩来甩去。

只是手一松,毛毛冲便飞了出去,“噗”一声正中墙角录音师小心举着的麦克风。

一时间,哄笑如沸水里猛地炸开的泡泡。

镜头和麦克风惊得一抖。李晋乔笑着连连挥手,冲举杆的那位,“见笑,见笑!”

而被曾敏放下,脚踩到地毯,晃悠悠站住的李椽只抬眼一扫李笙那边的闹腾,便慢条斯理地、磨磨蹭蹭朝着那张八仙桌晃悠过去。

等到李晋乔把李笙“拎”到桌前,看了眼李建熙,“亲家,你说,谁先来?”

“李笙吧,当姐姐的。”

“好嘞。”

老李一弯腰,把一身金光闪闪零碎的李笙放到了硕大的八仙桌中间,曾敏和洪罗新凑过来,引着李笙在四周的东西中选一个。

“笙儿,去挑挑,看喜欢什么呀!”

“看看,这些东西里面,有喜欢的么?喜欢就拿!”

一圈人的注视中,李笙的只是左右看了看,瞬间目光锁定了那片最跳跃的色彩,几束鲜艳的五彩丝线团。

手一伸,动作飞快,一把就将那团丝线牢牢攥在手心,丝线流苏在她小拳头外晃荡,咯咯笑起来,然后,毫不犹豫地将这胜利品塞进嘴里尝了尝,发现味道不对,又嫌弃地吐出来,小眉头还皱了皱。

刚想扔了,一低头,瞧见脚边最闪亮的一堆,几枚小巧精致的金元宝。

随即抓起一个,沉甸甸的手感让她很满意,咧开嘴露出几颗小白牙,就这么一手抓着五色丝线,一手攥着金元宝,冲着大人们摆动起来。

李乐扯扯一旁的大小姐,“媳妇儿,元宝我知道,可这丝线啥意思?”

大小姐笑着,眼睛依旧盯着女儿,小声道,“在我们那儿,代表艺术天赋。”

“哦,那我妈该高兴了。”

“我妈也是啊。”

李乐瞅了眼曾老师和洪罗新,瞧见李笙抓了丝线,两人的手握着,眉开眼笑的,一个说着,“阿一古,好,好啊。”一个说着,“就这个,就这个。”

可一转眼,风云突变,一把色彩鲜艳、造型可爱的小弓箭模型吸引了李笙的注意,那是洪罗新特意准备的南高丽式祈福弓箭。

李笙立刻又被新目标吸引,丢下五色丝,小手一把抓住了小弓箭的弓身,举起来,小嘴里还发出“呵呵”的用力声,那架势,好像更加满意。

“诶诶,这孩子,怎么抓这玩意儿?”李晋乔一拍大腿,一遍引导着李笙,“女孩子家家的,把弓箭,放下,放下。”

似乎听到爷爷的引导,李笙犹豫犹豫,慢慢的就要把弓箭放下,可半道上,直接把弓箭和五彩丝线都拿了起来。

“哟~~~~”

围着的一圈大人都轻呼,得,这孩子以后是个有艺术天赋的武将么?

不过,那边的李建熙,倒是注意到李笙的左手,一直抓着金元宝没放。

轮到李椽时,这娃的表现却截然不同。

稳稳当当地坐在李笙旁边,对姐姐制造的“噪音”只是抬了抬眼,便又专注地看向自己周围,从左到右,慢慢地、认真地“审视”着满桌的物件。

掠过吵闹的拨浪鼓,飘过冰冷的玉算盘,目光最终停留在静静躺在一本翻开的线装《三字经》旁边的青玉笔上。

李椽伸出小肉手,动作不算快,却非常稳地握住了毛笔的笔杆。

众人屏息看他的用指尖轻轻刮擦玉质笔杆的冰凉表面,触感似乎让他很舒服,小脸上是一种近乎专注的平静。

洪罗新在旁边捂着嘴,眼里满是惊喜的笑意,曾敏则连连点头,嘴角含笑。

就在众人以为尘埃落定时,李椽的目光又慢悠悠地转向了桌角那个翻盖手机。

他盯着那黑色的小方块看了几秒,然后,握着毛笔没松,另一只小手却朝着手机伸了过去。

够到了,笨拙地、却很努力地想把那个对他来说有点大的“黑砖头”也抓起来。一手毛笔,一手手机,小小的身体微微晃了晃,努力保持着平衡,那模样,又认真又带着点贪心的可爱,惹得满屋大人忍俊不禁。

不过,这群人里,表现得最高兴的是李建熙,哈哈哈笑着,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,不住的点着头。

李晋乔看了眼笑眯眯的老太太,刚要张嘴,李笙却突然抓起手里的金元宝,塞进李椽的怀里。

李椽看了眼,皱眉推开,金元宝“咚”地滚落,可李笙锲而不舍又捡回来,这次直接塞进弟弟的衣领,冰得李椽一激灵,随即扁嘴表示抗议。

可李笙却“咯咯咯”的直乐,小手一撑,一抬屁股,就站了起来,冲一旁的付清梅,伸手要抱。

“可不敢让老奶奶抱,跟个小猴子似的,来,上爷爷这来。”李晋乔拍手,可李笙根本不买账,依旧“额额呢呢”的冲付清梅伸着胳膊。

“行啦,我来,我来。”

等李笙落到老太太的怀里,明显的安静了许多。

“诶,李笙裙子挂的是啥?”边上,李尹熙扯了扯其其格。

众人一听,都瞧。

“状元签。”曹鹏沉声道。

“怎么,咱家又要出个状元咧?”李晋乔乐道。

“万一是个武状元呢?”李乐咂咂嘴。

“扯淡,门儿都没有!必须得文,就是文,咱家不出武将,走文运。”

“哈哈哈哈~~~~”

廊檐下的冰棱依然剔透,朱红纱灯的光暖意流转。

摄像机的镜头无声旋转,忠实映照这热烈缤纷过后的小小狼藉与满足。

人生初试啼声与选择,就这样在满堂欢笑与一丝散漫中烙下了痕迹。

生活的镜头,本就该由孩子们自己掌镜,乱糟糟里全是可爱,懒洋洋里别有洞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