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王其人:年四十,先皇二子,肤色苍白如纸,喜穿玄色大氅。性嗜杀,常以\"清君侧\"为名劫掠西梁,被称为\"幽州饿狼\"。
手下\"狼头军\"八万,皆由西梁降卒与中原流寇组成,战力凶残,常屠城立威。
强占幽州铁矿,设\"黑风寨\"盗匪集团,劫掠往来商队,与西梁互市皮毛。
与西梁公主联姻,婚宴上竟将送亲使团全部坑杀,只留一人传信:\"敢犯幽州者,如此骨!\"
传闻寝殿悬七十二颗敌首,每攻克一城便添新骨,其中有三颗是朝廷监军的。
燕州,燕王陈景昭。
镇守要地:燕州。
大陈王朝东北边陲,燕州宛如一柄寒光凛冽的铁剑,直插冰原深处。此地终年苦寒,朔风裹挟着冰雪呼啸而过,冻土层下埋藏着千年不化的霜寒。
燕州宛如一柄插向极北雪原的青铜重剑,雄踞大陈王朝东北边陲。此地终年霜雪覆盖,呼啸的苍狼风裹挟着冰碴,将裸露的岩石打磨得锋利如刀。燕州统辖辽西、玄菟、乐浪三郡,与野心勃勃的苍梧国隔镜泊江相望。这条汹涌的界河蜿蜒百里,冬季冰封时如银龙横卧,夏日涨水则浊浪滔天,两岸陡峭的玄武岩峭壁上,九座黑曜石筑就的烽火台拔地而起,在风雪中犹如巨兽的獠牙,日夜监视着对岸异动。
作为王朝东北防线的核心,燕州不仅是抵御外敌的钢铁壁垒,更是拱卫中原腹地的最后屏障。一旦燕州失守,苍梧国的重甲骑兵便能踏着镜泊江的坚冰长驱直入,不出十日便可兵临京城近郊。因此,这里的每一寸冻土都浸染着戍边将士的热血,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保家卫国的誓言。
燕王其人:年四十七,当今圣上堂叔,须髯皆白,左手握断剑(太祖所赐)。性沉稳,善用屯田之策,治下百姓称\"小尧舜\"。
燕州麾下十二万“玄菟军”亦耕亦战,春日里将士卸甲扶犁开垦冻土,秋收后重披铁甲戍守边关。这支半军半农的劲旅,凭借辽西沃野与乐浪灌区,实现粮草自给自足,粮仓常年屯满耐寒粟米。
辖境黄龙府更名“赤霄府”,地底蕴藏的金矿脉纵横百里。开采出的赤金灿若朝霞,号称“东荒金”,产量占据天下半数之多。但送往京城的贡品却以“玄铁锭”之名登记造册,实则是将黄金熔铸伪装,瞒过朝堂耳目。
与苍梧国虽表面剑拔弩张,私下却通过长白山密道暗通款曲。燕州以精铁兵器换取人参、海东青等特产,边境山林间常现神秘马队。朝廷派来的密探屡屡失踪,只在长白山麓留下染血的腰牌,被风雪渐渐掩埋。
靖边王府内藏隐秘:书房正中悬挂太祖御容,画像双眼处却被戳出孔洞,透过裂痕可见背后《太祖实录》的朱批——“燕州势大,当削藩收权”。这道尘封的旨意,与墙上斑驳的御像,共同诉说着藩王与皇室间暗流涌动的较量。
当今皇帝陈清然乃先皇四子,登基时四藩已尾大不掉。国库岁入三亿两,四藩截留两亿七,京中禁军仅三万,且半数为藩王眼线。
四藩互不结盟却又暗通款曲——镇北王的战马经幽州流入中原,镇南王的海盐借燕州商船北上,幽王的皮毛由青州水师转运海外。
三年前,户部尚书奏请\"丈量天下田亩\",幽州幽王竟遣狼头军屠了三个丈量队,自此朝廷再不敢提\"削藩\"二字。
世人皆言:大陈的龙椅下埋着四桶火药,只需一颗火星,便要烧尽这万里山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