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纸面上的战斗(2 / 2)

矿冶报社看到这篇快讯后,立即回击了一篇名为《过度纠正反成弊:政策调整需警惕“矫枉过正”》的文章,抨击齐辙所做的政策是否合适。他们认为齐辙开除校学生会成员的行为是过度纠正,是矫枉过正,会对学生会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。

新闻社则不甘示弱,迅速发文:《矿冶报社究竟是新闻媒体还是史玉虫的喉舌?》。在这篇文章中,新闻社详细阐述了矿冶报社从成立开始到现在所经历的事件,证明了矿冶报社是与史玉虫绑定的,由此质疑矿冶报社的立场是否是客观公正,所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。

这篇文章一出,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他们开始纷纷质疑矿冶报社的立场和公正性,认为矿冶报社是史玉虫的喉舌,是在为史玉虫辩护。

矿冶报社原本也想证明新闻社是齐辙的喉舌,毕竟新闻社一直在为齐辙说话,也并不是客观公正。但这篇证明被程承呈拦下来了。程承呈知道,他已经输了这次与新闻社的较量。他明白,再这样下去,只会让矿冶报社的声誉和公信力受到更大的损害。

矿冶报社的社长很不甘心,他问道:“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吗?应该还有机会。”他深知,如果矿冶报社的流量和影响力继续下降,那么学校给的经费也会相应减少,他的社长位置也岌岌可危。

程承呈摇头叹道:“不行了,人家已经把你矿冶报社和咱史玉虫会长绑定起来了。与史会长有联系是咱们的硬伤。史会长现在人见人厌,甚至还有人堵在史玉虫的宿舍门口骂。我们不能再与他扯上关系了。”

矿冶报社社长心里突然有些后怕,如果自己继续这样为史玉虫说话,自己会不会也重蹈史玉虫的覆辙?那可就不是社长不社长的问题了,自己就该考虑学籍能不能保得住了。

程承呈问道:“最近的流量怎么样?”他深知,流量是矿冶报社的生命线,如果流量继续下降,那么矿冶报社就真的没有翻身之日了。

说起流量,矿冶报社社长便想起了齐辙,他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自从史会长下台后,流量便下降了很多。不过这两天外面闹得厉害,流量又飙升起来。”

程承呈却冷静地分析道:“这是假的,这件事一旦结束,学生们回归日常,那流量又会回归平淡。你要想办法吸引学生,同时与史会长切割。”

矿冶报社社长点了点头,问道:“那我下一步要怎么做?”他深知,现在已经是背水一战了,必须想办法扭转局势。

程承呈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明天先道歉,承认自己与史玉虫有联系。但是要撇清自己和史玉虫发动收废瓶这件事的关系。我们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,让学生知道我们是公正的、客观的。”

矿冶报社社长点了点头,表示明白。然而,他并不知道的是,程承呈此时已经犯了第一个错误。他以为自己与齐辙的这一轮交锋结束了,便开始准备对齐辙发动新的一轮攻势。但他不知道的是,齐辙已经悄悄给他来了个大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