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 兴坪古镇·酿菜的「万物有馅·十二月初二」(1 / 2)

十二月初二的兴坪古镇,晨霜给青石板铺了层薄纱,老榕树的气根上凝着水珠,滴落在「阿芳酿菜铺」的木门上。李可佳穿着米白棉麻外套,内搭件印着「豆腐泡」图案的浅灰打底衫——衣角还沾着昨夜在阳朔渔家乐蹭到的啤酒汤汁,此刻随着她蹲在案板前剁肉馅的动作,轻轻抖落在铺满面粉的木桌上,惊起几只啄食的小鸡。骆梓淇背着相机蹲在灶台旁,镜头对准土陶盆里的豆腐泡,晨光穿过镂空窗棂,在酿菜模具上投下「古巷的光影」。

一、古巷晨光与「酿菜初遇」

「阿芳酿菜铺」的堂屋里,七十二岁的阿芳婶戴着蓝布袖套,正往石臼里摔打肉馅——猪前腿肉混着马蹄碎、葱花,在石臼里发出「咚咚」的响,像给古镇的清晨,敲出了「烟火的节奏」。「妹仔看好咯,酿菜的肉馅要『三瘦七肥』,剁时加勺漓江的水,口感才嫩。」阿芳婶的木勺在肉馅里画圈,「以前古镇人穷,买不起整块肉,就把边角料剁成馅,塞进豆腐、辣椒、田螺里,没想到比吃肉还香,慢慢就有了『万物皆可酿』的说法。」

李可佳蹲在案板前,看阿芳婶切豆腐泡——刀刃轻轻划开豆腐泡顶端,划出个「小口」,像给豆腐泡开了扇「装馅的门」,「豆腐泡要选手工做的,气孔均匀,酿馅时才不会破。」她学着阿芳婶的样子捏肉馅:手掌窝成碗状,肉馅在掌心摔打三次,搓成椭圆形,塞进豆腐泡的气孔里——第一次捏得歪歪扭扭,肉馅从气孔里挤出来,阿芳婶笑着拍她手背:「没关系,酿菜嘛,就是把日子塞进心里,歪歪扭扭才是人间烟火。」

二、填馅蒸制的「温柔工序」

土陶盆里,酿好的豆腐酿、辣椒酿、田螺酿排成列——豆腐酿顶着「肉馅小揪揪」,像戴了顶「蓬松的帽子」;辣椒酿被切成灯笼状,肉馅填得满满当当,红亮的辣椒皮裹着淡粉的肉馅,像极了古镇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;最妙的是田螺酿,阿芳婶用牙签挑出田螺肉,剁成泥后拌进肉馅,再填回田螺壳里,「一个田螺酿要填七次馅,才能把壳缝塞满,以前过年,家家都做田螺酿,寓意『螺壳藏福,肉馅纳财』。」

「蒸酿菜要用竹蒸笼,底下垫上荷叶,香气才透。」阿芳婶往灶膛里添了把松枝,松木燃烧的「噼啪」声里,蒸笼的热气渐渐冒出来,「豆腐酿蒸八分钟,辣椒酿蒸十分钟,田螺酿要蒸一刻钟,火候过了馅老,欠了馅生,跟做人一样,要『刚刚好』。」李可佳蹲在灶台边,看蒸汽把蒸笼的木盖顶得「突突」响,缝隙里飘出的肉香混着荷叶的清,给古巷的晨光,添了层「温柔的滤镜」。

三、开笼时刻的「香气漫涌」

一刻钟后,阿芳婶掀开蒸笼盖——热气裹着肉馅的香、豆腐的软、荷叶的清,铺天盖地涌出来,李可佳被熏得眯起眼,却又立刻凑上前:豆腐酿的表面凝着细密的水珠,肉馅的边缘微微泛黄,咬开时,豆腐的豆香混着肉馅的鲜甜,在舌尖「爆」开,前调是「软嫩的温柔」,中调是「马蹄的脆爽」,尾调是「荷叶的回甘」,像把古镇的「岁月静好」,全酿进了这口豆腐里。

辣椒酿的辣味藏在表皮里,咬开时,辣椒的「辛」先撞开鼻腔,接着是肉馅的「醇」,辣与香在口腔里「跳探戈」,却被豆腐酿的「软」中和,形成奇妙的「味觉平衡」;田螺酿最见功夫,田螺肉的「鲜」混着猪肉的「香」,藏在田螺壳里,用牙签挑着吃,每一口都带着「探索的惊喜」,像在古镇的巷弄里,拐个弯就能遇见的「温柔彩蛋」。